答: 学校远程透明安全办学,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状况。
我校设立了专门的辅导拍摄部门,每天会把孩子在学校的辅导情况进行跟踪拍摄,并且每天会把孩子在学校辅导情况发到空间相册,让家长在家里面每天看的到孩子在学校的辅导情况;
家长可以每周定期有15分钟电话与班主任沟通;预约后以电话形式或网络沟通工具与我校安排的心理老师取得联系;
孩子来学校一个月之后,可以与家人随时可以用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
孩子来学校两个月之后,家长可以直接来校了解孩子情况。之后家长可以住校观察。
问: 为什么孩子入营后不能跟家长通电话?
答: 每一位父母对于孩子都会有一份担心和牵挂,尤其是面对这么一次分离,对于每一个家庭中成员而言都不是一件轻松事情。父母内心会被悲伤,焦虑,内疚,恐慌,不安等情绪围绕着,同样到达营地的孩子也是面临这样的情绪。也许父母听到了孩子声音后您的心情会放平和,然而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又增添了一份对于父母的担忧和牵挂。不妨,父母也给予自己一点心理情绪缓冲时间,相信父母个人的力量能够度过这么煎熬的一周时间。同时也是为了完成心理调整中,对家长调整部分焦虑耐受能力的训练,这种能力在今后与青少年相处中作用巨大,必须过关。
问: 为什么只能一周一次与班主任通话,时间只有15分钟?
答: 也许这个时间不足于能够解除父母对于孩子的相思之苦,也许班主任告知的事项让父母更加担忧或者焦虑孩子现状,毕竟孩子现在不在身边,一点一滴的情况都不了解,会增加父母对于孩子现状的猜测和幻想。但是,我们就是要先通过这种阻断,让父母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好,父母只能知道他(她)生活上过得好不好,而不能老想着去干扰和控制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必须保护好孩子的自主感与自尊感。 父母不妨可以把自己最关心的孩子生活问题想好,在班主任沟通时予以问及,如果父母还是有担忧不妨和后期家庭咨询老师去讨论,这些对于后期家庭咨询师去了解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是非常有帮助的。
问: 孩子入营后怪我们怎么办?
答: 父母在送孩子来营地时,一方面是为了挽救孩子,另一方面也是抱着较大的内疚,因为孩子带给父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让家长感觉到失望、挫败、丧气、羞愧、羞耻、内疚、愤怒,迫不得已才以不自愿的方式把孩子送来,所以生怕孩子不理解。但孩子接受这一切也需要等到他认可了营地规则,认可了营地的心理老师和教练,逐渐发觉自己的不良情绪在缓解,心理上也有收获时才不会再去纠结当初为什么会来这里。而且家长不妨在孩子不在身边期间与后期家庭咨询老师处理自身的一些情绪,同时也向咨询师学习如何做父母,成为孩子情绪的容器,能够从容平和面对孩子对于父母负性情感表达,学会温柔而坚持的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我们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和情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家长开设学长学堂、网络心理团体辅导和家长咨询,对于孩子在营期间的亲子关系调和做出全面努力,并为出营后的亲子关系处理提供持续专家指导服务。
答: 为什么孩子有一个辅导老师同吃同住?
答: 一位是跟孩子住在营地24小时同吃同住同训练的心理陪伴老师(辅导老师),她/他像朋友,像父母一样,在孩子现实世界中互动交往,随时处理情绪并教给她/他人际相处之道等,也能观察到孩子真实的行为及人际模式,做为**手客观材料提供给其他咨询师参考。 另一位是孩子的心理治疗师,跟孩子没有日常生活上的交集,每天往返于机构和营地只在心理咨询室出现,并在有严格心理设置的情况下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她/他像是孩子内心的幻想世界中的人,让孩子通过将内心中的要去表达的爱恨情仇的幻想对象进行工作和修通,改变内心状态才能改变自己对待外界的体验,世界皆由我们内心所投射。孩子回家之后的三个月的个体咨询也由这位老师推进完成。
答: 在营地那么长时间,孩子的功课怎么办?
答: 营地内工作目标是提高青春期孩子们综合素质,孩子们到营地的学习任务是建立良好行为规范,学习控制管理调节自身情绪,开发增进竞争意识,磨炼意志,突破自己,发觉潜能,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品质,是多方位的学习和提升。一位心理发展健康的孩子,学校的学习成绩不足以说明什么。待孩子基础的心理状态恢复后,可以通过营地及心理老师关于孩子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综合评估后给出建议,家长决定是返回原来学校边上学边辅以个体咨询,还是进入我们的心理文化托管班-紫罗兰(品学巩固)班,延续团体个体心理辅导的同时,由心理老师监督管理孩子文化课学习,或是请外部培优老师一对一辅导,按学期进度帮孩子完成和原来学校的对接和过渡,在现实层面真正实现孩子社会功能的逐渐恢复。
问: 孩子的伙食怎么样?
答: 营地伙食是食堂大锅饭,肯定和家中不一样。但三菜(2荤1素)一汤能保证孩子在营地的身体营养需要,每周定期会给学员派发水果补充营养, 每天有牛奶和鸡蛋供应。
问: 孩子的衣服都是自己洗吗,有没有人监督,有没有人教?
答: 也许在家庭当中孩子生活自理方面不会让父母满意,会对父母依赖多一些。在营地中,首先孩子是具有能照料自己并且也能够照料他人的能力。像学走路的孩子,父母抱在怀抱中,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父母放开手,开始他/她会跌跌撞撞,然而以后会越来越熟练。团体的氛围会让孩子逐步习得自理以及助人的关系模式。
问: 刚入营情绪不稳定,怎么办?
答: 营地内采取的措施:
安全稳定的环境,营地老师及教官24小时陪伴;危机发生时专业人员干预,在学员情绪失控发生过激行为时,营地只会对学员进行行为控制和心理干预,绝对不容许有打骂学员的事情发生!
问: 营地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
答: 营地的作息时间会比家庭中严格。每一位学员都会遵守作息时间,循序渐近地帮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并且强化巩固。
6:50 起床
7:00-7:30 早训
7:30-7:45 洗漱
7:45-8:15 早餐
8:15-8:45 内务整理
8:45-9:00 检查内务及卫生
9:00-10:00 军训
10:00-10:10 课程准备、课间休息
10:10-11:40 上午课程
12:00-13:00 午餐(12:00集合)、洗衣服等
13:00-15:00 午休/心理咨询
15:00-15:30 内务整理/心理咨询
15:30-17:00 下午课程
17:00-18:00 室外文体
18:00-18:30 晚餐
18:50-19:50 室内文体/团体辅导
20:00-21:00 体能训练/点评
21:00-22:00 洗澡
22:00 熄灯就寝